职业的加速消失还记得80年代的时候,有不少走街串巷的手工匠人。放暑假躺在家里的床上就能听到老远的唱卖声:“磨剪子嘞!”,“弹棉花!”,“补锅!”,“打酱油打醋!”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叫卖方法。不需要听清楚具体的唱词,只听调子就知道是干嘛的了。 不知道什么时候,这样的调子就很少听到了。原因倒也不难猜。剪子,被子,锅。以前一用都是用半辈子的事儿。现在买个新的,比费劲修理省事儿多了。至于酱油嘛……从小贩手里买酱油,你不怕苏丹红吗? 存在了几千年的职业,说消失就这么消失了。 1817年德国人发明了自行车。180年后的中国成了自行车的王国。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,自行车出个小毛病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儿。我住的城市隔一两个街区就能看到一个修理自行车的摊点。一般长这样: 那个时候给自行车补胎在我眼中是非常“高大上”的职业。把自行车放倒,把自行车内胎撬出来,端来一盆水,把车胎逐段浸入水中挤压,寻找破洞跑气的地方,把漏气点用矬子挫薄,把从别处剪下的另一块车胎也挫薄,用胶水粘上,挤压,晾晒。我把10个工序记忆的如此牢固,就是为了长大能够从事这个我眼中的“顶级手工匠人”。 今天在中国,自行车的地位已经不同了,妥妥的向健身工具的方向发展。骑得少了,不容易坏。车胎技术进步了,也不容易坏。道路上干净了,车胎不容易被扎。1年前我回国的时候,为了找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地方费了不少劲。 加拿大也是一样的情况。买自行车的,基本上都是盘算着健身的。这一类人群本来就喜欢自己修理一些东西。Canadian Tire 甚至专门制作了视频和网页的分步骤说明,把补胎的流程解释的一清二楚,就是为了卖一个价格2.89加元的补胎套件: 乔布斯2007年发明iPhone。从那时起,“手机挂绳”作为饰品由于 iPhone 没有挂点而突然没落了。取而代之的是满大街的“贴膜 boys“。 屏幕大了,怕摔,贴防爆膜。放在兜里,怕刮花,贴防刮膜。可别小看了这一行哦,技术好的贴膜师傅干净利落一次贴成。无气泡,无褶皱,全方位完美覆盖。 技术好,价格自然高。4年前,贴膜是媒体眼中的“暴利”行业: 1年前,媒体还在说贴膜买房发家致富: 昨天的新闻,日本研制成功了贴膜机器人,50秒贴一个: 2017年,智能手机诞生的第10年,贴膜小哥即将失业。 没有靠谱的“热门工作” 2015年,加拿大最大的找工作网站 Workopolis (放到中国应该类似前程无忧,智联招聘哪个级别)介绍了加拿大最紧缺的10个工作:
还是牛津大学的研究:以上职业大类除了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以外,都有很大可能被机器替代。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认证会计师,被机器取代的几率高达95%,甚至超过了自行车修理! 你可千万别觉得高的离谱。2000年,高盛在纽约的总部雇佣了600个员工专门从事各项金融产品交易。到了今天,仅剩两人。瑞士银行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交易中心,以前的样子看左图,现在的样子看右图。 2016年,同样是Workoloplis公布了当年最紧缺的10个工作:
仅仅过了一年,所谓的“紧缺”工作出现了巨大变化。这还是权威媒体呢! 你还打算盯着所谓“热门工作”选大学专业吗? 机器化,你无法逃避 牛津大学的这份报告也列举了某些不容易被取代的行业,如危机处理、酒店管理、教育管理等。 然而选这样的专业,也未必安全。涉及到对科技的预测,媒体的想象力总是不够充足。1949年的《大众机械》杂志说:“埃涅阿克计算机配备了一万八千个真空管,重三十吨。未来的计算机可能只要一千个真空管就够了,大约重一点五吨。” 就拿我比较了解的一个专业来说吧。平面设计师是一个比较牢靠的专业,至少牛津大学报告这么认为。 想想看也对。平面设计师在工作中需要和各个团队合作,工作时间用来沟通的部分甚至可能超过用来做设计的部分。再怎么想也不会被机器迅速取代的。 【住我家网】是我们公司另一部门开发的寄宿家庭安置网站,也是目前唯一得到加拿大的公立教育系统认证的寄宿家庭安置网站。说来惭愧,这个网站几乎“没怎么设计”。 网站的很多元素大量采用了一套流行的前端系统:Bootstrap。比如页面的分栏、图标等都不需要额外设计,直接拿来用就好了。 有的页面也有离不开平面设计师的部分,比如这个页面当中的不同的5个图标,花了设计师几个小时的功夫。 下面这个页面花了设计师最多的时间,也是研发团队公认最不好看的页面。设计师已经哭晕到墙角。。。 在网站开发这个层面,网上有大量可以拿来直接用的解决方案。完全抛弃平面设计师,短期来看也不可能。但是团队对设计师的依赖确实已经小了很多。要做个平面设计师,同时也要懂很多前端编程的内容才能有效在公司存活。不打算学编程?那还是做个画家吧,别进公司了。 怎么办?选专业已经成了空前的难题。怎样选专业才能够不会4年后大学毕业立刻失业呢? 1. 读书要深入 每年都有家长在纠结学院好,还是大学好。表面上看学院好像更容易找工作。而真实情况是,找到的工作10年后也可以被机器轻松地代替。解决方法是不要满足于读一个学院,而要尽可能深入的读下去。我不能预测未来哪些工作肯定不会被代替。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:化学家被代替的可能性几乎为0,而化学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的饭碗肯定不是铁的。 2. 多和人打交道 电话公司接线员、打字员、描图员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。这些没有技术含量,同时不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在机器面前毫无抵抗力。律师、医生、理疗师这样需要大量精力和人沟通的工作并不容易被取代。觉得法律专业不好读?请参照上一条。 3. 成为涉猎广泛的通才 除非你能成为一个狭窄领域的顶尖专家,否则还是不要把宝都押在一个专业上。大学里选修专业的同时,很多学生都会辅修一个小专业(Minor)。不要放弃这个机会,尽可能让Minor和Major距离远一点,用较短的时间多学几个领域的知识。不专业不要紧,以后有的是时间在工作中继续学习。 用读库的一句话做结尾吧: “ 没有好工作,那就好好工作吧。”
0 Comments
Leave a Reply. |